首页>市情>历史人文
著名人物

东北抗日联军英雄人物

  (选自《黑龙江省志·人物志》)

  姓名:赵尚志

  正文: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生,直隶省朝阳县(今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人。1919年春,随家迁居哈尔滨。

  赵尚志生于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当过学徒,做过杂役和信差,受尽了各种苦难。后来家境稍有好转,于1925年2月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在校期间,赵尚志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影响,串联同学,秘密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以后结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共产党员吴宝泰,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青年运动负责人彭守朴。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赵尚志在许公学校组织学生会,积极参加声援斗争,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参加爱国活动被军阀当局视为大逆不道,学校以“不守校规”的罪名将赵尚志开除学籍。之后,中共党组织介绍他到广州投考黄埔军官学校。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加紧迫害共产党人。赵尚志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指示,重返哈尔滨。先后在哈尔滨、双城、长春、沈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7年和1930年,两次遭到奉系军阀政府的逮捕,在吉林、沈阳、南京,度过了3年多的狱中生活,经受了严刑拷打和诱惑欺骗,但都没有动摇。他在沈阳曾教育了一个狱方“教悔师”,使他弃恶从善,多次掩护共产党员在狱中的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中共满洲省委营救出狱。此后,赵尚志一直活跃在北满抗日斗争最前线。

  1932年春,赵尚志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5月,被派往巴彦,协助张甲洲整顿巴彦游击队。由于省委执行“北方会议”“左”的政策,加上游击队内成份复杂,该队于1933年初瓦解。省委在总结巴彦游击队失败的原因时,认为是赵尚志“右倾”所致,遂开除了他的党籍。这一挫折,并未影响赵尚志的抗日决心,他又只身投入在宾县一带活动的义勇军孙朝阳部,当了一名马伕。一次,孙朝阳部被日伪军围困于宾县东山,束手待毙,赵尚志提议以攻为守,用一部兵力据守东山,分出一部兵力攻打宾县县城。孙朝阳采纳了这个计策,并派赵尚志率部攻城。赵尚志乘虚攻入城内,迫使敌人撤围回救。事后,孙朝阳任命赵尚志为参谋长。赵尚志与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派来的李启东密切配合,协助孙朝阳整顿内部,开展游击活动。不久,孙朝阳被日军诱捕杀害。在敌特造谣挑拨下,孙部一些人企图杀害赵尚志。经与李启东商议,赵尚志率李启东、李福林、李根植、姜熙善、王德全、姜甘用、金昌满等7名骨干队员,携带1挺机枪、11支步枪,脱离孙部去珠河中心县委。

  1933年10月10日,赵尚志以7名队员为骨干,在珠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创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不久赵尚志亲率游击队,缴获两个伪警察所的武装,击溃两次日军的进攻。不到3个月的时间,队伍发展到70余人,并开辟了以三股流为中心的珠河抗日根据地。日本侵略者把珠河游击队视为“北满治安的最大祸患”,悬赏万元通缉赵尚志。1934年3月底,赵尚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在珠河铁道北,邀集10几支义勇军的首领,共同商议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司令。1934年6月28日,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张寿篯(李兆麟)为政治委员,队伍扩大到450多人,下辖3个总队,9个分队。哈东支队成立后,兵分3路,攻打了五常、宾县、方正等县城。三岔河一役,激战两天一夜,歼敌百余。肖田地突围战消灭敌人130多名。经过一年的战斗,哈东游击根据地扩大到珠河、方正、延寿、宾县、五常、阿城、双城等县,控制了东西200多里,南北350多里的大片地区,拥有人口10万,农民自卫队员6000人。游击队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军民亲如一家。赵尚志在指挥作战余暇,常和战士一起帮助群众耕耘、收割、劈柴、推磨,深受群众的爱戴。1935年1月12日,满洲省委决定正式恢复赵尚志的党籍,充分肯定赵尚志在开除党籍期间,继续坚持抗日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1935年1月28日,以哈东支队为基础,吸收根据地的青年义勇军骨干,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为军长,冯仲云为政治部主任,队伍增至750多人,哈东各县的游击战争更趋活跃,直接威胁日伪在北满的统治中心哈尔滨。同年夏,经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策划,以驻哈日军部队长岩越中将为头目,调集日伪军警3000多人,组成“讨伐队”,分片围剿珠河游击根据地,血洗了珠河铁道南北。珠河中心县委决定,第三军要在反“讨伐”斗争中壮大队伍,主力部队暂时移到松花江下游地区。赵尚志在汤原联合李延禄、谢文东、李华堂、夏云杰,组成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推举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北满各部抗日队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巩固发展了汤原游击根据地,建立了后方兵工厂、被服厂和医院,兴办了军政学校。松花江南北两岸,掀起了抗日斗争高潮。第三军队伍迅速扩展成7个师,6000多人。1936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赵尚志仍任军长。由于1934年10月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东北地区党组织已与中共中央失掉联系,满洲省委又被撤销,敌人采取了“集家并屯”、“匪民分离”等一系列隔断抗日军民联系的恶毒政策,企图把第三、六军包围在珠河根据地内,聚而歼之,这给北满抗日部队活动造成了极大困难。

  为了统一北满地区党的领导,统一对敌斗争战略,赵尚志根据原满洲省委关于独立自主进行工作的指示精神,提议于1936年9月18日在珠河帽儿山召开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会议从北满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成立北满临时省委,选举赵尚志为执委会主席,冯仲云为书记。北满临时省委决定,由赵尚志率第三军冲出敌人重围西征,开辟黑嫩平原新游击区,其他部队四处出击,掩护第三军西征。在半年多的远征中,赵尚志指挥第三军赴铁骊、奔海伦、越小兴安岭,直驱黑龙江边的逊河,纵横数千里,大小百余战,攻克20多座城镇,歼敌800余人,俘敌300余人。其中,1937年3月7日海伦冰趟子一战消灭敌军300余人,内有日军指挥官7人。第三军的西征行动,打乱了敌人部署,保住了汤原根据地,为开辟新游击区积累了经验。

  “七七”事变后,北满各地掀起了新的反日高潮。为配合全国抗战,赵尚志以北满抗联总司令名议发出通告,号召东北各界同胞行动起来,反抗日伪统治,支援抗日联军。同时,组织北满抗联部队积极出击,袭击敌人交通兵站,扰乱敌人后方,钳制敌人。其英勇战绩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的赞扬。毛泽东曾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人,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1938年1月,北满临时省委派赵尚志为代表,赴苏联寻找中共中央关系。赵尚志进入苏界后,苏方怀疑他为冒充代表,把他关押审查一年半之久,1939年6月,苏方解除了对赵尚志的关押,并转达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决定,任命赵尚志为东北抗联总司令。同年7月,赵尚志率领在苏的百余名抗联将士回到东北,投入了紧张的战斗。1940年夏,赵尚志被指控反对“王康指示信”(王康即王明、康生)推行反党左倾路线,而被永远开除党籍,同年底又被调去苏联进行批判。

  1941年秋,赵尚志带领5人小分队重回东北,计划重整队伍,继续抗日。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上。”当日伪得到赵尚志出现在鹤岗、汤原的情报后,立即搜山“讨伐”,并派遣特务刘德山混入小分队,以假情报骗取了信任。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在刘德山的引诱下,带小分队去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所。途中,刘德山暗中开枪,子弹洞穿了赵尚志腹部。敌人迅即包围上来。赵尚志回手击毙了刘德山,命令未受伤的队员携文件包转移,他自己忍着剧痛进行掩护。后因流血过多,在昏迷中被俘。敌人把赵尚志押解到警察分所,突击审讯。赵尚志在生命垂危时刻,仍然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使敌人惊叹不已。伪三江省警务厅给伪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中记录了赵尚志的最后表现:“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对他审讯时,他对满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中国,不觉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呢?’他痛骂审讯官,狠狠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赵尚志牺牲时年仅34岁。

  1947年,抗联第三军发祥地珠河县人民召开工农代表大会,命名珠河县为尚志县,以永久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对赵尚志被开除党籍问题进行复查,认定这是一起历史冤案。1982年6月8日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给予赵尚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姓名:赵一曼

  正文:赵一曼,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赵一曼是她来东北参加抗日斗争时期的化名。1905年10月25日生,四川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的大姐夫、革命青年郑佑之,把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带到了这个深山沟里,赵一曼开始受到启蒙教育。1923年冬,经郑佑之推荐,由共产党员何必辉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在家乡白杨嘴村正式建立了团支部,赵一曼被选为支部书记。同年12月13日,赵一曼又创建了“白花场妇女解放同盟会”。同盟会号召当地妇女起来,“反对三从四德”,“反对多妻制”,“反对童养媳制”,妇女人会者达到180多人。她们与土豪地主胡丹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1926年2月17日,赵一曼毅然离开封建家庭,考入宜宾女子中学就读。由于她努力学习,思想进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宜宾县学生联合会常委。不久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宜宾地区委员会妇女委员和宜宾县国民党左派县党部第一任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1月,经中共宜宾党组织同意,赵一曼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大队学习。同年9月,又被送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先后在湖北宜昌、江西南昌和上海等地,从事共产党的秘密工作。

  1932年春,中共中央派赵一曼到东北抗日前线。先在奉天,同年秋来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党团代理书记,经常活动于老巴夺烟厂、哈尔滨电车厂。1933年4月2日,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的全市反日大罢工。1934年春,哈尔滨党组织被破坏,满洲省委决定赵一曼转移到珠河(今尚志)工作。同年7月,就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这期间,赵一曼深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组织抗日妇女会。她发动妇女们给抗日部队做军衣、军鞋,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运送给养。她在建设保卫珠河根据地、支援抗日部队、打击敌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35年春,调任中共珠河铁道北区委书记,同年秋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

  1935年11月的一天早晨,二团突然遭到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赵一曼掩护全团转移后,左腕受贯通枪伤,由3名队员护送到春秋岭附近一家农舍养伤。敌伪密探米振文将这一情况报告伪军警“讨伐”队。22日,“讨伐”队隐蔽包围了农舍。双方经过激烈枪战,队员老于头和送粮农民刘福生牺牲,赵一曼左大腿部受重伤,流血过多而致昏迷,与另外两名队员同时被捕。赵一曼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日本特务头目亲自主持审讯,以威胁利诱无效后,就用皮鞭子抽,用竹签钉入指甲,都未能从赵一曼口中逼出半句口供。赵一曼的伤处化脓严重,敌人为了软化她,从她口里得到所需要的情报,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看守警察董宪勋,女护士韩勇义,都是有正义感的青年,赵一曼就向他们讲述抗日武装——人民革命军的斗争事迹,争取他们逐渐由同情、羡慕到决心参加抗日队伍。赵一曼在病床上用董宪勋偷送进来的笔和纸,开始写作,以翔实的材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东北的暴行,赞颂东北人民的抗日壮举,寄托驱除日寇的殷切愿望。赵一曼伤势见好后,她们共同计议逃离医院,奔赴哈东抗日游击区。经过周密准备,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顺利地逃出哈尔滨。29日上午7时,伪哈尔滨警察厅得知这一消息,当即跟踪追击。30日晨5时,伪骑警队在离抗日游击区不到20里的阿城县金家窝堡,追上了赵一曼乘坐的马车。3人被押回伪警察厅。敌人反复提审一个月,赵一曼受尽各种酷刑,答复的始终只是“不知道”3个字。

  1936年8月2日,敌人押送赵一曼到珠河去“游街示众”。途中,赵一曼从容地给她的爱子写下了遗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小门外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